亲爱的读者们,你是否也像我一样,对医药行业的最新动态充满好奇?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,医药行业就像一部精彩纷呈的连续剧,每一天都有新的剧情上演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,看看医药行业最近都在发生些什么吧!
政策春风吹,医药行业迎新机遇

最近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比如,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的《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(2025年)》,就提出了32条硬核政策,旨在推动创新药械研发、生产、审批、应用全链条提速。这无疑为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
新政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创新药械研发的支持。比如,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时间从2024年的24.9周压缩至20周以内,多中心试验伦理审查互认率提升至90%以上。此外,新政还设立了5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基金,推动AI病理、AI制药等场景模型开发,支持企业利用医保大数据开发商业保险产品,探索医保基金与药企直接结算。
创新药械崛起,国产替代加速

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,创新药械的发展势头迅猛。据中信建投研报指出,短期政策扰动不改医药行业长期逻辑,创新药自主研发、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及血制品量价重塑三大主线清晰。
特别是在医疗器械领域,国产替代加速。在中美新一轮关税博弈的背景下,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逻辑加速兑现。比如,电生理、神经介入等高值耗材赛道中,美国企业仍占据中国60%-85%市场份额,但关税成本传导下,微电生理、惠泰医疗等国产龙头有望通过价格优势实现市占率跃升。
而在创新药领域,中国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-out(对外授权)模式构建全球化竞争力。2024年国内创新药BD交易总额突破489亿美元,恒瑞医药、百济神州等头部企业通过IP出海”规避关税风险。
疫苗与CXO,结构性分化中的韧性赛道

在疫苗领域,4价HPV与轮状病毒疫苗受关税冲击明显,但国产9价HPV(万泰生物)、肺炎结合疫苗(沃森生物)等品种借机扩大市场。而在CXO板块,因研发服务豁免关税,药明康德、凯莱英等龙头海外订单韧性凸显,2024年全球投融资回暖或推动行业估值修复。
北京新政助力,创新药企有望率先受益
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市出台的32条新政,更是为当地创新药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新政提出,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企业,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。
这些政策,无疑将加速创新药企的上市进程,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。而随着南北产业带协同效应显现,北京有望成为下一个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极。
医药行业拐点将至,政策、资金、市场三重共振
进入2025年以来,医药行业在政策、资金、市场等多个方面都已经出现了拐点的信号。政策端,国务院《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》明确将创新药提升至新质生产力”战略高度;资金端,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自2024年四季度起环比连续增长;市场端,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已降至6.06%,医药行业标的在全部公募基金重仓占比为8.85%,全市场配置比例触及2012年以来最低点。
从目前来看,在政策、资金和市场的三重共振下,医药行业的配置底”或许已经出现。正如巴菲特所言:在别人贪婪时恐惧,在别人恐惧时贪婪”,经历四年深度调整后,当下的医药行业正站在新一轮周期的起点,并且现在也正是十年一遇的布局窗口。
亲爱的读者们,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医药行业的火热?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,让我们一起关注医药行业的发展,把握住每一个投资机会吧!